长沙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苏轼:再度入京时,更有了一份潇洒和悠然

网络整理 2019-06-30 最新信息

苏轼:再度入京时,更有了一份潇洒和悠然。

苏轼:再度入京时,更有了一份潇洒和悠然

苏轼的母亲去世之后,苏轼的父亲接到朝廷的圣旨,希望苏洵去参加考试,苏洵不肯再去面对考试,所以又两度辞谢了。

这个时候其实他已经不想再入仕途,不想入朝为官了,苏洵的妻子离开,他就准备离开家乡而不再回来。

因为在这个时候他觉得他适合住在京都,他的两个儿子已经科举高中,接下来就等着在京都任职,所以说父子三人,就决定再度启程入京。这个时候,既然不打算回来,自然要带着两个儿媳妇和家里的孩子,就是苏轼的妻子和他弟弟,苏辙的妻子还有苏家的孩子。

于是一行人准备妥当,即将进京,苏家三人,如今已经是功成名就了,这一次前去比上一次进京赶考的时候,心里多了一份踏实。

苏轼:再度入京时,更有了一份潇洒和悠然

这次打算进京的时候,全场有1100多里路,10月份启程计划,第2年2月份到达。这一次因为没有那么紧张的感觉,所以沿途并不急躁,一群人沿途欣赏风景,然后一起饮酒,一起作诗。

那个时候,但凡是读书人都会作诗,更何况是苏轼和他的弟弟这样具有文采的人呢。

他们一路上借景抒情,抒写了很多诗词,一群人关系相处也是极为融洽,苏东坡的妻子比较聪明能干,而且比较容易好相处,所以说这一家子在一起进京的时候相处得非常和睦。

他们进京的时候,大约1100多里,其中有七百里都是山路,需要经过长江三峡,一路上景色极为秀美,但是长江三峡这一条水路,也是非常危险的,又加上当时那一个时代交通并不发达,行船的安全主要是靠船夫的熟练程度。

经三峡的时候,如果需要逆流而上的地方,对于船夫的考验是极大的。而如果顺流而下,也是同样非常有危险的。

苏轼:再度入京时,更有了一份潇洒和悠然

所以在那个时候就有这样一种说法,经过三峡的人,在进入三峡之前都要焚香祷告,出了三峡之后再焚香感谢神灵。

苏家人虽然说有文化,但是对于这样的事情自然也不例外。向神祈求赐福之后,坐船开始出发。

苏东坡在此去的时候就有文字记载,在一路上由所见到的景色,产生了很多的思考,这一些思考不乏对于人生的一些哲学和探讨。

比如说苏东坡在中途的时候,沿着河岸看到有樵夫砍柴,也有茅屋孤零零的立在那里,茅屋上面连屋顶都没有,紧紧盖着木板。

看到这样一种状态,自然知道这是非常清贫的人家,苏东坡正在思考人生疾苦的时候,突然看到头顶一直老鹰在天空盘旋,悠闲自在,也不用思考太多的事情,只为自己盘算就行了。

苏轼:再度入京时,更有了一份潇洒和悠然

于是这个时候苏东坡就想,由于很多人为了功名利禄而让自己的生活受到一种欲望的枷锁,是否值得呢?那在高空盘旋的老鹰,正好是人类精神解脱之后的象征。

其实苏东坡在这个时候,就有一种看穿仕途,而向往自由的思想。

在这个行驶的过程中,还有一个年龄较大的船夫,因为这一路上看到的都是自然的风景,山路崎岖,自然少不了很多有趣的故事。

这个年长的船夫,就跟他们说,年轻的时候经常攀登最高的山峰,在山顶洗澡,衣服挂在树枝上面晾干,鸟鸣猿啼的声音也听不到,虎狼也不到那么高的地方。所以只有一个人在山顶,也并不害怕。

苏轼:再度入京时,更有了一份潇洒和悠然

神女祠附近有一种特别的竹子,竹枝柔软低垂直到地面,当风吹过来的时候,竹子就随着风摆动,犹如神女的仆人一般。

听了这个故事之后,苏东坡就想:人也许可以成仙,但是问题就在于难以忘记人的欲念。所以就有这么一句话“神仙固有之,难在忘势利”。

其实苏东坡对于人生的一些思考也并无道理,大多数人想要在红尘中修行,其实最大的问题不就是难于摆脱红尘中的欲念吗。

苏轼:再度入京时,更有了一份潇洒和悠然

如果能够摆脱这些欲念,即便是身处于红尘中,那么不也和修仙并无区别了吗。

大多数人拘泥于欲望的枷锁之中,无法自拔,当及时转换这样一种角度之后,人生获取更多的是一份坦然。

本文作者:墨书国学(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707913146968834572/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苏轼   苏洵   长江三峡   不完美妈妈   竹子   京都   苏辙   诗歌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