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近世碎屑之六:农民战争与明朝的挣扎--一治一乱的历史宿命

网络整理 2019-04-21 最新信息
近世碎屑之六:农民战争与明朝的挣扎--一治一乱的历史宿命

黄巢有名的反诗

传统中国是没有历史分期的概念,比如古代、近代,现代都是后来的产物。他们只有只有正统与割据的概念,这样对我们后世理解趋势的变化实际上形成阻碍。比如一个朝代发展得好端端的,却因为外部入侵分崩离析了,文明旋即断绝,不得不重新来过。一部古代史,就在这一治一乱的轮回里面不断向前。这点艰困里的缓慢进步倒也适用历史螺旋向上发展的理论。

自秦代建国建立帝国体制以来,农民起义不知凡几。秦朝就是被农民起义推翻了,之后朝代衰落的时刻,都有农民起义的影子。实例和历史教科书告诉我们这个规律,朝代靠起义立国,之后初创恢复,再到中兴,然后衰落,土地兼并严重,最后又以起义的形式将其推翻,王朝重新走向循环往复。回头来看似乎就是这么个事情,但历史如果都是这么个写法,倒也真的是太容易了。

我们还可以发现,最先出来的那个人都不是最后取得政权的那个人:陈胜吴广起义,最后刘邦做了皇帝;赤眉绿林起义,最后刘秀做了皇帝;黄巾张角起义,最后是曹刘孙三方的割据;瓦冈寨一帮隋唐英雄起义,李渊、李世民成了正统;王仙芝反唐,黄巢继之,却是朱温建立了后梁;元末韩山童起义,便宜的却是朱元璋。如此这般真是难为了先烈,打江山却做不了江山,最先发难的那个人,却无法享受最后的胜利。或者干脆,起义的方向在后期直接改掉了。

近世碎屑之六:农民战争与明朝的挣扎--一治一乱的历史宿命

黄巢起义

那为什么农民起义,最后却成了地主政权?教科书又告诉我们,就在这不断的斗争当中,阶级发生了转化,亦或是被地主阶级篡夺了政权。故而不起义还好,一起义,生灵涂炭,打出来的却还是本来就想推翻的那一个。奈何!

明朝末年实际上也是遵循的这个历史规律,我们先撇开清朝入关这个外力不说,只讲明朝内部的事情。明亡清兴的文章和书很多,我只是说我自己的观察角度。明朝的政治体制是极为讲求皇帝的个人能力和经验的,也可以说极少有制度化的运作,全凭皇帝一个人的好恶,故而万历的怠政就埋下了祸乱的种子,几十年的不理朝政,而靠一帮职业官僚在那里根据自己的理解治理天下,怎么可能有好的结果呢?

官僚体制面运作实力就无法承担起挽救危亡的责任,不出大事情还好,一出大事,先是瞒,再是拖,然后抚,接着剿,按下葫芦起来瓢,本来可以相安无事,现在却千疮百孔。犹如潘多拉魔盒已打开,当事人都完全不知道原来有那么多事情,拆东墙补西墙,又加上效率低下,摧枯拉朽的形势就这么形成了。

近世碎屑之六:农民战争与明朝的挣扎--一治一乱的历史宿命

明朝末代皇帝崇祯

明朝末年的局面,就恰如一个巨胖的男人坐在一条腿的板凳之上,稍有不慎就会摔下来。这里我不用举具体事例,用这个比喻,大家想想一下就好。维持整个官僚体系的运作及对外的防卫都耗费了太多的财力,国家收入又大多来自农民的税收,于是底层的负担就加重,民怨颇深。变乱一触即发。

明末农民起义,实际上的导火索是政府对当时驿站的裁撤。如此就一下子多出来很多失业人口,而这些人又同活在死亡线上的农民结合在一起,民变随之而起。一群失业人员和农民组成的变乱,能造成多大的动静。还真不是明朝不重视,但是群情激愤,处处作乱,政府疲于应付,怎么搅都搅不干净。社会再也回不到以前了,变乱的头一开就是死罪,农民们也唯有一味向前,再也回不了头了。

近世碎屑之六:农民战争与明朝的挣扎--一治一乱的历史宿命

闯王李自成

战争打打停停,抚抚剿剿。分散的力量有了荥阳大会,算是有了个团结的联盟,各自交代了下一步的方针,原先变乱本在山西、陕西,现在一下子就去了安徽、湖北、四川了。期间高迎祥身死,之后张献忠独步天下。在度过一段低潮期以后,到了崇祯十四年,李自成复起,就开始他一手埋葬明朝的进程,到了十七年(1644年)就攻陷了北京。

不是明朝军队无能,而是农民军太狡猾,这实在不是持证的论调。在这一局里明显是明朝政府运转失灵,中央玩着宫斗,军队互相推诿,大伙都没有要荡平贼寇的必胜信念。关键的问题也不在于如何费力荡平,而是在于荡平以后怎么办?荡平之后,如果“青山依旧在”,则在这个过程里必定“几度夕阳红”。换汤不换药而已,不回应具体诉求,则有这样的因,必然会有那样的果。也就是说有了治理失效的这个因,才有了后面一连串的果。若不彻底解决这个因,其他努力都是徒劳。

近世碎屑之六:农民战争与明朝的挣扎--一治一乱的历史宿命

国姓爷郑成功

这也最终印证了明朝亡国以后,几个南明政权也必然失败的结局。本来长江以南就是偏安的局面,却又无端端的搞出那么多个王,诸王互相有牵制,焉有不败的道理。大家确实被迷人的权力弄昏了头,都想在这混乱的局势里分一杯羹,指望清廷自己失去民心,自行倒台,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呢?就连国姓爷郑成功自己,在兵败南京之后也妄图去台湾争取一个生存空间,他的地位也实际已是无冕之王了。

再回过头来看李自成,张献忠之流,文化程度有限,格局不够,均田、免粮是造反要达到的目标,但要建立政权,怕是非要有统治理想不可。但自始至终,我都没有看到他们有这样的想法,一点都没有。他们也遇上一个战胜以后怎么办的问题,于是采取了不断革命,结果把自己给革没了。世人都恨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天下拱手让人,却不反过来想一想,如果天下是大顺的,又会是个什么样子?同样的,19世纪的太平天国也是这样的问题。说是一回事,做又是另一回事。《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虽好,但也要有可以实行的土壤,不然都是骗人的鬼话而已是。如果说那些文件里描述,是我们的终极目标,那么现在所遭受的则是为实现实际目标必须付出的代价。试问,我们为何要为未来付出与其描绘的完全相反的代价呢?

近世碎屑之六:农民战争与明朝的挣扎--一治一乱的历史宿命

张献忠

历史是不断向前的,我写这篇小文也是想打破朝代的概念,来讨论诸多的可能性,这样才不会汲汲于明朝,为什么会往清朝为什么会夺取天下?李张二人为什么会失败的讨论?从传统中国来看,为什么中国总是要陷入一治一乱的轮回,而始终走不出来。怕是政治上的早熟,让中国人早已习惯了无论政权怎么更迭,只希望出一个符合天意的统治者。而对于具体制度的考虑,却乏善可陈。

我想说的是,站在21世纪往回看,当然不能苛责古人,超越他们的时代去做事情。但那时的中国,却是积习难返。但也唯有如此,才会有改变的机会,只是可惜,中国每每错过而已。

以上文章是我诸多原创文章里的其中一篇,抄袭或者借鉴都非是我的特长!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请给我点赞;不同意我的观点,请评论或者私信告诉我;不喜欢我的文笔,可以直接忽略。在我的主页里,你们可以看到我的努力。我感谢各位阅读者的付出,谢谢!

本文作者:老夫平生好奇古(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82209845921186308/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明朝   历史   李自成   郑成功   秦朝   农民   张献忠   朱温   李渊   文化   四川   唐太宗   朱元璋   汉光武帝   刘邦   王仙芝   山西   清朝   南明   跳槽那些事儿   台湾   高迎祥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