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曹丕代汉,三易先祖!揭秘汉魏禅代的个中奥妙(夏侯氏和曹氏是什么关系)

网络整理 2022-06-07 最新信息

曹丕代汉,三易先祖!揭秘汉魏禅代的个中奥妙

作者:握中悬璧

曹丕在顺利继位后,国势日趋稳定,改朝换代这一终极大事也就逐渐被提上了日程。

众所周知,古代的改朝换代分为两种,一种是暴力革命,比如武王伐纣;另一种则是通过禅让这一相对和平的手段过渡权力,比如王莽篡汉,以及今天要讲的曹魏代汉。

事实上,曹魏是通过禅让取得政权这一说法也不够准确,因为它和真正的禅让还是有区别的,可以被称为禅代。

真正的禅让,只出现在上古时代。在上古时代是公天下,并未出现家天下的概念,因此彼时的禅让是真的让。

而后来就不同了,曹魏代汉的时候,汉献帝明显并不是主动让贤,他反抗过,但最后失败了,因此屈服于对方的淫威,从而被迫退位。

也就是说,曹丕采取的这种模式是一种披着“禅让”外衣的攘夺,是以曹魏强大实力为后盾的。

这种模式只有禅让之名却没有禅让之实,因此称作禅代。

曹丕代汉,三易先祖!揭秘汉魏禅代的个中奥妙

曹丕的手段虽然虚伪得很,但并非一无是处,因为这种禅代模式比起暴力革命而言是相对平和的,血腥味要少了很多。

那么曹丕究竟是如何进行这件大事的呢?

首先就是寻找祥瑞,为自己称帝造势。

这一点很好办,地方上肯定会大力配合,很快各地就呈上了发现各种祥瑞的报告。

其中不仅有黄龙、凤凰这样离谱的东西,连白色的野鸡也被拿来凑数了。

有了祥瑞后,接下来就是要建立功绩,这样才能让自己更加名正言顺。

要说功绩,确实也有,五月份,冯翊山贼郑甘、王照归降;酒泉黄华和张掖张进之乱被平定。

不过这只是平叛,说服力还不够强,比起对外征伐建功要差得远。

而这时正好机会送上门来,孙权叛变了,他派陈邵占据了襄阳。

按理说孙权此举有些不智,本来已经把刘备得罪惨了,为何又要激怒曹丕呢?

其实这件事也不能完全怪孙权,说他背盟叛变也不确切,这件事算是历史遗留问题,因为襄阳是曹操还在世的时候许给孙权的。

曹丕代汉,三易先祖!揭秘汉魏禅代的个中奥妙

当初曹操答应击败关羽后把沔水以南割让给孙权,因此在他看来这属于让曹魏兑现之前承诺,而没想和曹丕翻脸。

可遣人劝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三国志魏书程郭董刘蒋刘传第十四)

有一种说法认为江南指的是长江以南,我认为应该是不对的,因为当时长江以南根本就不是曹魏的地盘,何谈割让呢?

当时东吴占据的襄阳是一座空城,非常轻松,因为曹丕之前以襄阳和樊城粮草不足为由让曹仁将其放弃了。

这就很奇怪了,如果要放弃的话,为何不履约直接送给孙权呢?所以我认为这可能是曹丕给孙权挖的坑,故意让他动手,然后以此为由开战。

至于《晋书》中记载司马懿劝阻曹丕不要放弃襄阳樊城一事,可能并不属实。

因为《晋书》称孙权后来没有出兵,以证明司马宣王的睿智,而事实上孙权是出兵了的。这可能是《晋书》为了美化司马懿做的一个艺术加工。

帝曰:"孙权新破关羽,此其欲自结之时也,必不敢为患。襄阳水陆之冲,御寇要害,不可弃也。"言竟不从。仁遂焚弃二城,权果不为寇,魏文悔之。(晋书宣帝纪)

曹丕代汉,三易先祖!揭秘汉魏禅代的个中奥妙

总之,这一曹操时代达成的协议,到了曹丕这就不承认了,他决定借此机会教训一下孙权以建功立业。

于是曹丕公开抨击孙权是未经允许擅自占领襄阳,随后六月份发兵南征。

乘未得报许,擅取襄阳,及见驱逐,乃更折节。(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第二,裴注)

之前曹仁撤出的时候把城烧了,从这一点也可以推测很可能是有预谋的,因此想要夺回来并不难,很快孙权到手的襄阳城就得而复失。孙权看形势不妙,当即派人来进贡称藩以求和。

与此同时,孟达也率众归降。

双喜临门之下,曹丕的功勋也算到手了,这样一来,仗也不用打了,于是这次出征就变成了一次富贵还乡之旅。

现在祥瑞和功绩都有了,曹丕的最后一步就是制造舆论,为禅代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虽然当时东汉朝廷已经衰微到了极点,但它毕竟是合法政府,魏王国想取代汉朝在法理上是说不通的。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曹丕采取的办法就是从历史中寻找先例,跟刘备称王时的做法一样。

既然要寻找先例,那就只能选成功的先例,因此范围就被局限在了上古时代。

上古时代从唐尧到大禹,曾有过两次禅让,究竟引用哪一次作为范例,这里面很有学问,曹魏的智囊团们为此煞费了苦心。

最终,他们选择了尧舜禅让作为模板,为代汉提供了理论依据。

首先,汉朝皇室刘氏的先祖刘累是唐尧的后裔,因此汉朝和唐尧有承继关系。

有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左传)

那么曹魏又是如何跟舜联系上的呢?这就要从曹氏一族的出身说起了。

关于曹氏的先祖,有一种说法是曹操出自夏侯氏,和夏侯惇是从兄弟。这种说法出自《曹瞒传》和《郭颁世语》。

这种说法应该并不属实,因为毕竟同姓不婚,这是长期以来的准则,而曹氏和夏侯氏多有联姻,比如夏侯惇之子夏侯楙就娶了曹操之女清河公主。如果曹操真的出自夏侯氏,这样就有点匪夷所思了。

另外这两本书都是东吴人作的,有些谬误也不奇怪。

后来曹氏的先祖就被认定为西汉开国功臣曹参,这也是《三国志》的定论。

虽然陈寿在后面又补充说曹操的父亲曹嵩身世不详,但曹嵩毕竟是曹腾的养子,在宗法上完全可以继承曹家的香火。

按说这个祖先算是很不错了,但是曹操却不满足,随着他功业的建立,他要给自己找一个更显赫的祖先,结果找到了曹叔振铎的身上。

这位曹叔振铎是周武王的同母弟弟,身份非常高贵,曹操对此很满意。

这里要注意,此时此刻曹操的血统还是“姬姓”。但没过多久,随着实际需要,曹氏家族的血统就被改变了。

为了和舜联系上,给事中博士苏林、董巴在给曹丕的上书中又把曹魏的先祖给改了,这次更玄,他们选择了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

魏之氏族,出自颛顼,与舜同祖。(三国志魏书文帝纪第二,裴注)

舜是颛顼的七世孙,这样一来,就把曹魏和虞舜强行联系到一起了。

曹丕代汉,三易先祖!揭秘汉魏禅代的个中奥妙

后来这一说法被不断完善,到了魏明帝时期,高堂隆发明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世系,最早追溯到黄帝,后面是一直传到曹侠。

曹侠是邾国的先祖,也是曹参的祖先。

可这跟以前就完全不一样了,因为如果要以颛顼到舜这一系为先祖,那血统就成了妫姓,而不是姬姓。

正因为如此,高堂隆的理论遭到了蒋济的驳斥,他比较正直,认为应该实事求是,不该搞这些无稽之谈。不过这事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

至于曹氏的真正源流,个人认为还是出自曹叔振铎更为可靠一些,曹操既然把这一条写在家传中,应该是有一定根据的。

而且曹操当时并没有改朝换代的需求,所以没什么必要造假。至于后来追舜为先祖,则完全是为了禅代,就没什么可信度了。

当然了,这只是到曹腾为止曹家的世系,而曹操的真正出身则永远是个谜。

曹丕代汉,三易先祖!揭秘汉魏禅代的个中奥妙

总之,将舜追认为先祖后,曹魏代汉和尧舜禅让就有一定可比性了,相当于告诉天下人,曹魏代汉就相当于舜的后人取代尧的后人,这是天经地义的。

或许仅仅这一点还有些牵强,但是没关系,熟知礼法的专家们还有一个强力武器,那就是五德说。

五德说的理论依据来自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最早提出这一理论的是战国时期思想家邹衍,他认为每一个朝代都对应金木水火土五行之一。

这种理论流传了很久,但是具体细节经常变化,到了西汉末年,刘歆所作的帝王五德谱统一了众多不同说法,让朝代的五德更替形成了定论。其中汉朝是火德,因为汉朝是赤帝之后,赤色属火,而唐尧也是火德,这就将两者完全对应上了,因此汉朝有“尧后火德”的说法。

根据这一点,那么曹魏就必须是土德了,火生土,魏代汉,天经地义。这一点又和尧舜禅让完全一致。

舜以土德承尧之火,今魏亦以土德承汉之火。(三国志魏书文帝纪第二,裴注)

值得一提的是,追舜为先祖希望继承汉朝的并不只有曹魏一家,在此之前王莽和袁术都做过同样的事,只不过他们失败了而已。

在曹丕的一系列操作下,曹魏代汉就被定义为以舜承尧,以土继火,至此他已经完成了一切舆论准备。

在例行了三辞三让的公事后,220年10月庚午,曹丕在百官陪同下,于繁阳登坛受禅,享祚四百余年的大汉王朝正式灭亡,历史进入了曹魏的时代。

曹丕代汉,三易先祖!揭秘汉魏禅代的个中奥妙

曹丕登基称帝后,将新的年号取作黄初。黄在五形中属土,正好与曹魏的德运相符。

其实当初张角起义时戴黄巾,并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为口号,也是出于同样的目的。至于孙权的年号黄武大概也是如此。

这里再说句题外话,曹丕称帝后做了一件事,他纳了汉献帝的两个女儿。

关于这一点,在后世引起了很多人的批评。比如孙盛就认为父母之丧本应守孝三年,而曹丕这种行为注定他不会长寿,国祚也难以长久。

其实这完全是误会曹丕了,他这一举动并非因为贪淫好色,而纯粹只是为了效法“先祖”虞舜,因为当初舜就娶了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

曹丕代汉,是中国古代自信史以来第一次通过非暴力的手段完成最高权力的转移。

这次禅代对历史进程有着深远的意义,它被后世视为典范,从此以后直到宋朝七百多年的时间里,禅代都是改朝换代的主要模式,连出身草莽的后梁皇帝朱温也不例外。

可能有人会认为王莽才是禅代的第一人,其实这种说法倒不能算错,不过王莽毕竟失败了,他没能成功取代汉,而是被汉消灭了。虽然击败他的是玄汉,但毕竟也是汉。

正因为如此,后世在评价这两件事的时候,一般称新莽为篡,而称曹魏为代。

田氏擅齐,王莽篡汉。(晋书周嵩传)
魏文代汉,更集经典,皆藏在秘书。(隋书牛弘传)

所以说,曹魏代汉的重大意义就在于它是第一次成功的禅代,在此之前没有成功的先例,因此才会被后市广为借鉴。

曹丕代汉,三易先祖!揭秘汉魏禅代的个中奥妙

故事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

汉朝虽然灭亡了,但它的影响力却一直持续到今天。

我们这个民族直到今天还以汉为名,它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永远铭记。

Tags:曹丕   曹操   帝尧   孙权   晋书   汉朝   司马懿   夏侯惇   襄阳   刘备   曹仁   关羽   曹嵩   三国志   我在宫里做厨师   曹腾   王照   王莽篡汉   左传   曹参   酒泉   张进   陈寿   西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