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崇祯临死的前5天,为什么派人厚葬大太监魏忠贤

网络整理 2019-05-28 最新信息

似乎匪夷所思,然而铁板钉钉:崇祯临死的前5天,派人厚葬了大太监魏忠贤。

崇祯的哥哥明熹宗临死前叮嘱、提醒他,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显然要弟弟注重魏在军国大事方面发挥作用。

但,崇祯由于个人的经历,对魏忠贤培植势力,欺上瞒下,贪污腐化,排除异已,贪权纳贿早了如指掌,对其所作所为深恶痛绝,认为他的存在是明朝的一场浩劫。

所以,他上位伊始,就大刀阔斧,三下五除二铲除了魏忠贤及其党羽势力,并将魏忠贤贬去安徽凤阳守陵;魏在赴任的旅途中自缢而亡,余怒未消的崇祯又下令对他有尸体千刀万剐。

1644年(崇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率大顺军兵临城下,京城危在旦夕,朝臣人心恐怕,太监曹化淳脱口而出“使忠贤在,国事必不至此!”。这一呐喊,勾起了崇祯对哥哥临死前语重心长交待事项的回忆,顿时心潮起伏,思绪飘飞…

曾经,铲除魏忠贤党羽,让他赢得了天下仁人志士的喝彩,使东林党人欢欣鼓舞后先后走上了治国安邦的岗位,也是他引以为荣的政治工程;但魏忠贤死了之后,国家依然内忧外患严重,依然糜烂腐朽无止境,自己发誓励精图治,要建立一个强大的大明帝国的梦想在风雨飘摇中破碎了。

曾经,兵部尚书杨嗣昌献计,对外与清议和稳住阵脚,抽出军力“十面张网”先镇压农民军,这彼有见地的攘外安内主张让他心动,然而尚未实施,就遭泄密,引得一邦大义凛然的书呆子们争先发声,坚决不与夷狄溝和,不给祖宗的脸抹黑………这可行方案还没尝试就搁浅了

为暂避李自成的兵锋,崇祯曾考虑迁都南京,然而,群臣“以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祖训应对,最后也胎死腹中………

实干兴邦,空淡误国,…不得不说,尽管魏忠贤阴暗自私,但他有行政手腕,杀伐果断,敢于担当,真如哥哥临终前所说“可计大事”,然而这样的政治强人却被被自己弄得死无葬身之地!

梳理千头万绪,崇祯在绝望中,也许认识到了自己感情用事,给帝国带来了万劫不复的灾难,也许怀念魏的现实、清醒与严谨,如果魏忠贤在,虽不能力挽狂澜,但不至于使国家在短时间内有倾覆之灾……

崇祯痛定思痛,悔之晚矣,得出“诸臣误国”的结论,在上吊前5天,怀着难以揣摩的复杂的心情,私下令人收拾魏忠贤的遗骸,秘密厚葬于香山碧云寺……

本文作者:希望星晨58298869(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95580323486368263/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魏忠贤   鹿郢   明熹宗   明朝   李自成   安徽   香山   杨嗣昌   曹化淳   政治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