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哈尔迪加蒂之战:莫卧儿帝国的西北印度征服之旅

网络整理 2019-06-15 最新信息


哈尔迪加蒂之战:莫卧儿帝国的西北印度征服之旅


16世纪50年代,莫卧儿帝国再次从阿富汗边区的基地南下,成功占据了大半个北印度区域。在年轻有为的阿克巴一世治下,他们不断以德里为中心,大肆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最终,位于印度西北部的拉其普特人,成为了横在他们面前的最大障碍。

发生在1576年的哈尔迪加蒂战役,就是莫卧儿军队同拉其普特势力对阵的典型案例。后者不断依靠熟悉的地形与自身的勇武传统,硬抗强敌的体量和科技优势。前者虽能获得会战胜利,却也很难将这块区域消化。

北印度的两个侧面

哈尔迪加蒂之战:莫卧儿帝国的西北印度征服之旅

印度河流域是次大陆与中亚世界的缓冲区



历史上的北印度,一直会受到来自北方的强大势力冲击。在建立莫卧儿帝国的新一代突厥人之前,当地已经接待了成批的雅利安、波斯、希腊、斯基泰、帕提亚、大月氏、阿拉伯和众多突厥化部落。但印度河流域的东西两头,却因为地形差异而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莫卧儿军队首先控制的旁遮普地区,是连接中亚与南亚次大陆的最佳通道。虽然境内的林地水网较多,但农业产出和自然环境也相对优越。所以,任何通过开伯尔山口的征服者,都会以这里作为前进基地或避难区。但也由于这个因素,让任何地方势力都很难长期占据,非常容易被下一波征服者所吞并。解决之道就是进一步扩展,将势力范围从德干高原延伸到恒河流域,确保自己有足够的战略空间和对抗体量。这也让旁遮普本身,成为了各北印度帝国的策源地。16世纪的莫卧儿人,自然不可能突破这一规律。


哈尔迪加蒂之战:莫卧儿帝国的西北印度征服之旅

旁遮普与拉其普特是北印度的两个侧面



相比之下,以拉贾斯坦邦为首的西部地区就情况更加复杂。虽然同样有印度河穿流而过,但其境内大片土地属于沙漠地形。这就让定居点相对分散,不利于生成以农业为依托的地区强权。加上同时紧靠印度洋和山脉,形成了相对封闭而缺乏吸引力的独特环境。历史上的数代征服者们,都在当地获得了喘息之际,并逐步融合为著名的拉其普特人。剖去本地印度血统,他们也可以按地域分为西部的斯基泰后裔、中部的白匈奴后人和东部的贵霜遗存。通过尊奉印度教,他们在彼此之间也有了相互认同。

但西北印度终究是无法在四战之地获得幸免。由于控制着去往印度河口的中间道路,他们势必会被莫卧儿王朝这样的跨地区强权盯上。来自东西方两头的商贾或旅行家,无论选择恒河水道还是阿富汗山路,都免不了涉足印度河流域。加上更南方就是海上云集的坎贝湾,使拉其普特人的“不毛之地”显得很有战略意义。


哈尔迪加蒂之战:莫卧儿帝国的西北印度征服之旅

早期西方人笔下的拉其普特武士与妇女



莫卧儿帝国降临

哈尔迪加蒂之战:莫卧儿帝国的西北印度征服之旅

青年时代的 阿克巴一世



1556年,莫卧儿军队在第二次潘尼帕特战役中大获全胜。彼时还很年幼的阿克巴一世,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北印度霸主。他在成年后也以勇武自居,不断竖立和刷新自己的战士形象。整个拉贾斯坦邦和拉其普特人,就是他非常重视的新目标。希望通过控制整条印度河,将帝国变成亚洲国际贸易的十字路口。

作为历代征服者的后裔,拉其普特人也以善战而闻名次大陆。即便是来自北方的新对手,也无法对他们掉以轻心。但复杂起源与分散的地缘环境,让他们只能形成封建联盟而无法进一步发展为中央集权。这就给了阿克巴以分化瓦解和逐个击破的大好局面。在正式撕破脸前,已经有数个小邦的领主向他臣服。1572年,他更是借着拉娜邦国王辛格继位之际,要求对方视自己为最高宗主。


哈尔迪加蒂之战:莫卧儿帝国的西北印度征服之旅

辛格是少数坚持抵抗的拉其普特君主



由于拉娜在当地有着很高地位,所以其国王也近乎于数个拉其普特势力的盟主。刚刚继位的辛格,很自然的拒绝了对方劝降,并因此招致阿卡巴准备已久的大规模进攻。但他的强硬态度,也吸引了几位有相同诉求的地方领主。他们纷纷在自己的领地内宣布起事,并做好了迎接莫卧儿军队进攻的准备工作。

早在1567年,阿克巴就出兵围攻拉其普特人控制的奇托加尔堡垒。这座号称印度第一的山地要塞,让80000敌军花费了58天进行轮番进攻。但终究无法抵抗技术更为先进的莫卧儿军队。在堡垒最终被炮兵和工兵摧毁后,大批东部拉其普特人也选择了屈服。但在西面的众多领地,依然由作风顽强的辛格统领,丝毫没有向德里宫廷服软的意思。

1576年,号称10万莫卧儿军队开始朝着辛格的地盘前进。后者已经在核心地区建立的新的坚固要塞,并将大批地方部队分散部署,免得因为战败而惨遭对手的一锅端。但他也不希望敌军肆虐他的领土,并需要以会战来体现自己的强硬态度。因此,一支规模有限的军队跟随他主动出击,在靠近双方控制区交界的哈尔迪加蒂布防。


哈尔迪加蒂之战:莫卧儿帝国的西北印度征服之旅

莫卧儿人的火炮是当时次大陆范围内最强的



喋血山口

哈尔迪加蒂之战:莫卧儿帝国的西北印度征服之旅

哈尔迪加蒂是地形狭窄的山口



哈尔迪加蒂本身是地形险要的隘口,非常适合居于弱势的一方设置埋伏,稀释自己的技术与人力弱势。因此,辛格将这里作为抵抗莫卧儿军队的第一线。他在不断分散部队之余,还抽调了3000精锐骑兵抵达当地,并辅以400名职业的比尔人弓箭手。

按照计划,拉其普特人准备在这里坐等莫卧儿军人抵达,在对方来不及展开部队前就将之全部击溃。为了不被敌方斥候察觉,拉其普特人只携带了数量较少的战象。


哈尔迪加蒂之战:莫卧儿帝国的西北印度征服之旅

广泛分布在印度西北各地的 比尔人弓箭手



6月18日,实际只有10000人的莫卧儿先头部队,开始逐渐通过哈尔迪加蒂山口。他们的指挥官,是经验丰富老将拉贾-曼恩。为了快速通过这片地形险要的山谷,他们没有携带各类火炮。不仅是用于攻城的重型装备,也包括可以部署野战的中型口径。出于同样的原因考虑,这支莫卧儿军队同样只有很少的战象。

全军的核心,是曼恩自己家族与部属内抽调的4000骑兵。但主体却是来自地方各省份的5000名穆斯林士兵,包括非常善战的阿富汗山区步兵。此外,还有1000人的东拉其普特仆从军,为他们提供带路服务。


哈尔迪加蒂之战:莫卧儿帝国的西北印度征服之旅

列队前进的莫卧儿步兵 骑兵和战象



虽然已尽最大努力为军队“瘦身”,莫卧儿人还是需要携带近800辆的大小战车。除了作为步兵阵地的移动工事外,也在平时肩负有运输弹药和补给职责。这就使他们很容在狭窄的地形上,遭遇拉其普特抵抗者的肆意攻击。

曼恩为此派出了一支85人的骑兵先遣队,在队伍的最前面进行开道。其中的成员,混编了来自中亚的莫卧儿人和本地的拉其普特人。以便在确保忠诚度的同时,也对前方情况有比较熟悉的认知。在这支先遣队的身后,还有随之可以提供掩护的步兵分队。这种布阵手法,也是莫卧儿军队惯用的经典战术条例。


哈尔迪加蒂之战:莫卧儿帝国的西北印度征服之旅

莫卧儿军队惯用的经典布阵模式



等候多时的辛格,很快意识到对手的规模并不算太大,可以通过孤注一掷的手段来加以击溃。他麾下的拉其普特骑兵,等莫卧儿人的先遣队通过山口,就立刻开始发起冲锋。一些人径直冲向对方的先头骑兵,其余人则从两侧绕过,进攻那些正从山谷中走出来的莫卧儿步兵。同时,步行弓箭手也簇拥着性格本人所在的主力,朝着山口缓步前进。

曼恩对于即将发生的事情,并非没有心理准备。他特意让部分骑兵加速前进,快速形成全军的左右两翼。只是在狭窄的山路中,大规模机动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因此,当拉其普特人的进攻开始后,每一侧的莫卧儿分队都面临人手不足的困境。骑术娴熟且格斗技巧一流的伏击者,立刻在近距离搏杀中压制了中亚骑射手,打的他们转身逃向后方的山谷。


哈尔迪加蒂之战:莫卧儿帝国的西北印度征服之旅

在大量弓箭手簇拥下前进的辛格



但更多莫卧儿骑兵也从那里源源不断的涌出,其中不乏人马具装的精锐武士。他们在接替轻骑兵位置后,稍稍稳住了看似就要崩盘的两翼阵线。步兵则利用这个宝贵的窗口期,在山口外建立了初步的设防阵地。这样,战斗就从拉其普特人设想的突然伏击,变成了双方在狭窄空间内的正面僵持。

尽管没有携带火炮,莫卧儿步兵却已经大量装备了来自中亚的土耳其式火绳枪。这种武器相比从沿海传入印度的西方轻型枪械,更适合对付装备重甲的贵族骑兵。莫卧儿人曾多次利用这一火力优势,将数倍于自己的敌军击溃。在火枪手的身后,还有大量使用复合弓的轻步兵提供支持。如果有拉起普瑞武士选择步战翻越战车,就会遭遇使用长矛和圆盾的步兵拦截。


哈尔迪加蒂之战:莫卧儿帝国的西北印度征服之旅

同步前进的莫卧儿步兵与精锐骑兵



因此,尽管伏击者在两翼打的风生水起,却始终不能攻入莫卧儿人的步兵阵营。曼恩麾下的骑兵,一旦作战不利,就会调头退入步兵部队的后方重组。等到拉其普特人的攻势被削弱,再策马从步兵身后的通道杀出。

为了打破这种僵局,辛格只能派出数量有限的战象进行突击。在驭手的操控下,这些巨兽也绕过步兵战线的正面,从侧翼攻击那些缺乏掩护的中亚骑兵。但莫卧儿军队的大部分人,已经离开山谷内侧。拉贾-曼恩很快也派来了自己军中的战象分队,与拉其普特象兵正面遭遇。两群巨兽的狭路相逢,一度使得战场变得更加混乱。来不及撤走的步骑兵,纷纷遭到无情践踏,还有人被大象的鼻子卷起后摔死。


哈尔迪加蒂之战:莫卧儿帝国的西北印度征服之旅

莫卧儿军队的战象装备要胜于对手



但拉其普特象兵还要提防中路的莫卧儿枪手狙击。一些象夫就被突然射来的弹丸击毙,大象也因为惊恐和失去控制,转而调头逃逸。原本已经撤到后方的骑兵,很快就被己方象群冲乱队伍。

莫卧儿人则顺势展开反击,从两翼出动更多骑兵进行包抄,逐步将数量有限的拉其普特人包围起来。混战中,辛格本人也被长矛和弓箭所击伤。一名属下开始以他的名义,策动最后的绝命突击。让拉其普特君主得以和大部分残余兵力都成功脱离战场。


哈尔迪加蒂之战:莫卧儿帝国的西北印度征服之旅

拉其普特人最终没能在山口阻挡莫卧儿对手



帝国的撤退

哈尔迪加蒂之战:莫卧儿帝国的西北印度征服之旅

发起反击冲锋的莫卧儿与阿富汗骑兵


虽然是遭到突袭的一方,莫卧儿军队却以猛烈而迅速的回击,消灭了半数的拉其普特人。因为人生地不熟的缘故,他们不敢在战后立刻发动追击,深怕再被拉其普特人伏击。

哈尔迪加蒂之战的胜利,已经足以让附近的其他拉其普特君主三思而后行。他们中的不少人选择向阿克巴大帝的宫廷臣服,换得自己继续享有领地内的自治权。莫卧儿人则需要继续忙于对古吉拉特和孟加拉两地的征服,对这样的妥协感到满意。


哈尔迪加蒂之战:莫卧儿帝国的西北印度征服之旅

拉其普特人用自己的实力赢得了尊重



此战的规模比较有限,但却很好展现了莫卧儿帝国军队的实际水平。通过大量从中亚获得的先进火器,他们对当时几乎所有的北印度势力都保有优势。加上并没有被忽略的骑兵传统,很好的弥补了步兵进攻能力不足的问题。他们的对手,不是骑兵战斗较弱,就是在火药武器的规模上远远不及。因此,不可能在之后的百年时间里,阻挡莫卧儿人的大举征服。

当然,作为战败者的辛格,也没有就此放弃抵抗。在莫卧儿军队撤离后,他们将分散在各处的部署又召集起来,重新控制了莫卧儿人不愿深入的西拉其普特地区。这也是印度本地政治结构的必然结果,各级封建主的联合可以摧毁任意一个帝国,也能够在逆境中保护自己的传统。

本文作者:冷炮历史(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702231782982418947/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印度   印度河   曼莫汉·辛格   印度教   恒河   印度洋   阿克巴   阿富汗猎犬   历史   德干高原   希腊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