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隋炀帝3征高句丽而亡国,忽必烈2征日本而固国,两者有何不同?

网络整理 2019-06-12 最新信息

历史上一些事件总有些巧合和不理解地方。直到后人把史料放在一起对比时,才发现这种巧合与不解,有的结局相同,有的则出现两个截然不同的效果。在东北亚汉文化圈中,日本与韩国与中国历史上渊源最深,也与中国发生很多事件。特别是朝鲜半岛在历史上历来都是古代中原王朝藩属国,与中原发生事件要多于日本。但日本虽然远些,也是古代中原王朝的藩属国,与中原王朝也发生了很多关系。但古代,隋朝隋炀帝三次征伐朝鲜而亡国,忽必烈两次征伐日本,虽然失败,却巩固了元朝统治。这两个雄才大略的皇帝,为何出现如何不同结局呢?

隋炀帝3征高句丽而亡国,忽必烈2征日本而固国,两者有何不同?

战争对比

首先来说一下隋炀帝三征高句丽的情况。隋炀帝三征的高句丽是在其父杨坚征伐高句丽未果的情况下发生的。590年,高句丽王“治兵积谷,为守拒之策” ,多次小规模袭击隋朝边境。598年,高句丽王居然率靺鞨骑兵一万多人攻辽西,但被营州总管韦冲击退。于是隋文帝派大军30万,分水陆两路同时进攻高句丽,但因道路和天气的原因,粮草供应不上了,途中隋军又遭遇疾病,死了大部分。就在这时,高句丽王慑于隋朝军威,派遣使者向隋文帝谢罪,隋文帝于是停止进攻高句丽。但隋文帝没有完成的事业,却为后来隋炀帝征伐高丽埋下伏笔。

隋炀帝3征高句丽而亡国,忽必烈2征日本而固国,两者有何不同?

《隋书》记载,610年,黄门侍郎裴矩曾向隋炀帝奏报:“高丽之地,本孤竹国也,周代以之封于箕子,汉世分为三郡,晋氏亦统辽东”。裴矩把高句丽政权所占之地,往上追溯到西周以前,下推至魏晋时期,向隋炀帝指辽东地区自古就是中国领土。裴矩劝说隋炀帝进攻高句丽,认为高句丽婴阳王高元不遵籓礼。于是隋炀帝决定征讨高句丽。

610年,隋炀帝下令征召兵员,战前准备很充分,征集兵员达到一百多万,还有保障参战民工,总数近五百万。612年,隋军到达辽河,当隋军搭建浮桥时遭到高句丽的突然袭击,随后隋军整装再战才取得优势地位。当隋军到达辽东城时,隋炀帝先前下的命令,要求三路大军首尾呼应,不得贪功冒进。还要求隋军在高句丽请降时,要停止攻伐,当高句丽请降,隋军就向隋炀帝报告,等到隋炀帝旨意到后,高句丽已经完成防御,隋军攻了一个多月,未攻下辽东城,士气大降。

隋炀帝3征高句丽而亡国,忽必烈2征日本而固国,两者有何不同?

不久来护儿率领的江淮水军失败,宇文护统领的九支大军也因高句丽诈降而失败。第一次征伐高句丽失败。

613年,隋炀帝亲征高句丽,大军到达辽东城后,也攻了二十多日没攻下。但没成想后方杨玄感造反,隋炀帝只得秘密撤军。第二次无果而终。

隋炀帝3征高句丽而亡国,忽必烈2征日本而固国,两者有何不同?

614年,隋炀帝再次征召天下兵马征伐高句丽,当他到达河北地界时,士兵叛逃者无数。此后不久,来护儿在大连取得胜利,想乘胜追击高句丽,此高句丽遣使来降,隋炀帝下令停止进攻,来护儿本想不听旨意打过去,但没人追随他,于是只得返回。十月,隋炀帝征召高句丽王高元到隋都,但高元没来,隋炀帝决定再征高句丽,但没有实现。

其次,简要介绍一下忽必烈两征日本。

从史料记载看,忽必烈征伐日本主要因为忽必烈灭了朝鲜后,曾多次遣使让日本来朝贡,但日本没理睬忽必烈,反而杀了元使。于是忽必烈于1274年10月3日,下令征东元帅忻都、右左副帅洪茶丘和刘复亨,统率元军三万多人,从朝鲜进攻日本。

隋炀帝3征高句丽而亡国,忽必烈2征日本而固国,两者有何不同?

但元军登陆后,遭到日本顽强抵抗,激战二十多天后,元军由于粮草及箭支用尽,只得撤除。

1281年,忽必烈再次征召二十多万元军第二次征伐日本,但这次征伐日本中,日本早已做好充分准备,激战一个多月后,元军也因粮草及箭支用尽撤退。而且撤退时,遇到了台风,使元军损失惨重。第二次征日失败。

隋炀帝3征高句丽而亡国,忽必烈2征日本而固国,两者有何不同?

原因对比

1.征伐原因:隋炀帝三次征伐朝鲜,并非全是裴矩所说高句丽不遵守臣属之礼。主要还是高句丽屡犯隋境,骚扰隋朝,这就坚定了隋炀帝灭掉高句丽的决心。但从史料分析来看,隋炀帝灭掉高句丽还是想实现汉朝大一统的局面,不灭高句丽中国何一叫“大一统”?但隋炀帝征伐高句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防范河北、河东与突厥联合,对隋朝形成压力。因此灭掉高句丽,这一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隋炀帝3征高句丽而亡国,忽必烈2征日本而固国,两者有何不同?

忽必烈征伐日本的原因,也因日本傲慢无礼,数次让日本来臣服,日本置之不理。而且还杀元朝使者,这让忽必烈大怒。还有一种原因,就是南宋灭亡后,一些南宋残余跑到日本,忽必烈担心南宋残余与日本形成势力,对新兴的元朝不利。

2.失败原因:隋朝失败的原因主观因素较多,而且隋军厌战情绪较重,又加上隋朝内部农民起义不断,隋炀帝在不到四年时间三次征伐,征召大量兵力,必然加重国内民众负担,因此,隋炀帝之败主要因内部因素造成。

隋炀帝3征高句丽而亡国,忽必烈2征日本而固国,两者有何不同?

而反观忽必烈两次征日失败,第一次是在元朝与征南宋期间发生,可以说两面作战,元朝不可能集中精力征日,首先要灭掉南宋。第二次征日战争时,南宋已经灭亡,可以集中精力灭日。但忽必烈征日失败的客观因素较多,一是老天爷不给力,遭遇台风,而且元军所带粮草及箭支用尽不得不后撤。但深层次原因,还是忽必烈轻敌,他根本没把日本放在眼里,因次两次征日,日本都提前获悉情报,有了充分准备。

隋炀帝3征高句丽而亡国,忽必烈2征日本而固国,两者有何不同?

结果对比

纵观隋炀帝征高句丽与忽必烈征日结果分析,却让人不理解。隋炀帝三征高句丽,最后导致隋朝灭亡。而忽必烈两次征日,元朝虽然有所损失,但元朝却得到全面巩固。为何出现这么大的反差呢?

先从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导至国灭来看,虽然劳民伤财,隋炀帝征伐激起民怨,而且三年多时间,三次大规模征伐,其兵力和规模都比元朝要大很多,这必然给民众造成沉重的负担,致使农民起义力量不断壮大。隋炀帝太着急了,因为隋朝已经实现了基本稳定面,隋炀帝继位后,面临关西势力掣肘,因此,他想以增强关东势力制约关西势力,但就造成内部矛盾。特别是隋炀帝兵败到江都,而手下将士大都在关西,思乡较多,就给了宇文化及篡权的机会。隋炀帝想笼络江淮民众,又不愿分权于江淮,当关西势力反对他,河东、河北、山东起义反对他时,隋炀帝已经控制不住了,灭亡是迟早的事。

隋炀帝3征高句丽而亡国,忽必烈2征日本而固国,两者有何不同?

从元朝来看,元朝征日最大一次才二十多万兵力,并未用尽全力。而忽必烈刚当上大元皇帝,全国有许多问题需要他解决,两次征日并未停止,元军强大陆地征服,使南宋民众对蒙古铁骑有恐慌感,元军在全国也基本实现统一,反抗势力还未崛起,蒙古铁骑还继续保持的征伐的斗志。所以征日失败并不影响忽必烈立国固国。

欢迎各位看官批评指正,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本文作者:泥腿看客(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701233249147945476/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忽必烈   隋炀帝   日本   南宋   元朝   历史   隋朝   朝鲜   裴矩   朝鲜半岛   来护儿   韩国   隋文帝   宇文护   河北   西周   箕子   洪茶丘   中国历史   大连   汉朝   周朝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