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诸葛亮: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网络整理 2019-06-25 最新信息

一句千古名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一位万表丞相:“三顾频繁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

1

淡泊以明志

诸葛亮先生54岁时在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里写下这句话:“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说得就是,一个人如果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安详全神贯注地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

《老子》也曾说“恬淡为上,胜而不美”。

人生活在世界上,无论贫穷富贵,穷达逆顺,都免不了与名利打交道。

诸葛亮: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清代皇帝秘史》里曾记述这样一则故事:

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来到江苏镇江的金山寺,看到山脚下大江东去,百舸争流,不禁兴致大发,随口问一个老和尚:

“你在这里住了几十年,可知道每天来来往往多少船?”

老和尚回答说:“我只看到两只船:一只为名,一只为利。”

一语道破天机。

人生在世许多人被名利二字牵绊住,从此便陷入欲望之都无可自拔。

淡泊与宁静也是如此,诸葛先生所倡导的并非是要我们放下一切追名逐利的欲望,而是要教导我们通过学习“明志”,树立远大的志向,这样待时机成熟就可以“致远”,轰轰烈烈干一番事业。

诸葛亮: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2

宁静以致远

东晋陶渊明可谓是“开千古恬淡之鼻祖”,平淡美被陶渊明演绎地淋漓尽致,那是“嗳嗳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宁静,是“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的平和,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空灵,也是“此中有真意,欲辩已无言”的静默。

就像水,越淡越清澈。人也是越淡越快乐。淡然,使人简单;简单,使人快乐。

时间会告诉我们,简单的喜欢,最长远;心无旁骛中的用功,最有效。

董仲舒年轻时为了能够潜心学习,经常整日闭门不出专心学问。

据说他家旁边有一个花园,里面到了夏日彩蝶翩翩繁花似锦,好不美丽。

然而,三年里,如此的美景都没有引得他踏进花园一步,后人因此称他“三年不窥园”,正是这种宁静而致远的精神,让董仲舒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所以你看,古人用亲身经历告诫我们,立志必先平稳静谧心态,不为杂念所左右,静思反省,这样目标才致远。

诸葛亮: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3

淡泊可以启发良知,可以招致高贵,可以带来快乐

宁静中有宽广,有富裕,有平安。

有个真实故事,二战时,有个叫罗勃·摩尔的小伙子在海军服役,一次海战中,他的潜水艇被日本舰队的深水炸弹压到276英尺深的海底,由于日本舰队不时扔下炸弹,且不肯离去,他的潜水艇被深锁在海底达15个小时。

脱险后,他这样自述当时的景况和心情:

在那15小时中,艇中空气稀薄,几乎无法呼吸,气温下降到零下摄氏40度,潜艇又随时有被炸沉的危险,他感到生命已经没有什么希望,这15小时,他感觉就如150年。

当时他想,以前怎么会为没钱买车、买房、买老婆的衣服这些小事而烦恼,那时候,他才终于明白,活着,好好活着才最重要,其它,都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意义。

杰克伦敦写出《马丁·伊登》后,名利双收,有了别墅、游艇,但成功后却无聊厌倦,空虚,随之而来,最后,走向疯狂,并服毒自杀于别墅里,有意思的是,小说主人公——马丁·伊登的命运也是如此,那就是:奋斗、成功、自杀三部曲。

许多人追名逐利到头来却竹篮打水一场空,因为在健康的体魄面前,名利只是人生的点缀,而非本根。

诸葛亮: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4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有人说:

淡泊是拳拳之心,白壁无瑕;

明志是寒冬腊梅,屡屡幽香;

宁静是如镜水面,水波不兴;

致远是丈夫四海,万里比邻。

但是关于诸葛亮先生的这句话,我更想解读为:

真正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是知自己所想,求自己所要,看淡荣辱与得失,保重身心健康,过平凡却不乏味的日子,度平凡却不平庸的人生。

原创:京博国学

本文作者:艺行(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705908357477171719/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宁静   诸葛亮   陶渊明   董仲舒   诸葛瞻   日本   马丁·伊登   服装   杰克·伦敦   东晋   乾隆   江苏   镇江   国学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