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上官仪:荣辱皆因文字(一)(宇文化及为什么杀杨广)

网络整理 2022-05-25 最新信息

璨然的文字,让上官仪在初唐诗人圈中青云直上,成为令人艳羡的达者;但同样也因为文字,让上官仪宦海沉舟,身首异处。

上官仪的入仕经历也是一段传奇。生于陕州陕县(今河南三门峡陕县)的他,自幼便跟随父亲上官弘迁居到了江都(今江苏扬州)。上官弘时任隋朝北部郎中及江都宫副监,虽说不算位高权重,也算是隋炀帝的近臣了。彼时,大隋王朝已经在此起彼伏的民变与兵变中摇摇欲坠,而隋炀帝不仅没有停止沉歌醉舞,反而向着更危险的深渊滑落。就在大业十二年(616),隋炀帝第三次来到了江都,此前,这位曾任扬州总管有着浓烈的“扬州情结”的皇帝,曾经两次沿着大运河顺流而下,以堂皇煊赫绵延二十余里的仪仗,向天下人炫耀过自己的皇权;而第三次再到江都,隋炀帝出行的排场没减一分,只不过出行的目的变了:不再是巡游,而是为了逃命!当然,让他绝对没有想到的是,自己会在雕梁画栋的江都宫中被哗变的近臣弑杀,隋大业十四年(618年)三月,当大将宇文化及率领御林军杀入宫中,穷奢极欲的隋炀帝在被练巾勒死的一刻,已经一无所有,两手空空。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兵变中,上官弘不幸成为随葬的牺牲品,他和他的次子上官谨连同虞世基、裴蕴等数个主要的大臣,都没能躲过叛乱者凌厉的刀斧,而彼时的江都,早已不是月圆花好,而是风雨如晦,充满了末世的苍凉。

上官仪:荣辱皆因文字(一)

少年上官仪在这场血腥的屠戮中因为藏匿起来,幸运地躲过一劫。为了避祸,上官仪自行披剃为僧,走进丛林禅刹,成了一个小沙弥。尽管父兄喷溅而起的血光仍在眼前,但上官仪已经习惯在寺院单调的木鱼和清冷的钟声里寻找生命的静谧。借着一豆青灯,他开始潜心研习佛典,博涉经史,著文写诗,几年的僧侣生活,不仅让他修禅修心,更让他成为扬州诸寺中学养深厚的衲子。

很快,上官仪便在大唐贞观朝迎来了他生命中的贵人。贞观元年(627),因得时任雍州牧行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杨仁恭的荐举,年甫及冠的上官仪蓄发还俗,参加科举考试,以“对求贤策”、“对用刑宽猛策”二策中进士,诏授弘文馆直学士。这弘文馆的前身是唐太宗李世民做秦王时在自己的幕府中开设的文学馆,他曾将房玄龄、杜如晦、虞世南这些饱学之士组织起来,表面上成为“秦王府十八学士”,李世民“与之讨论经义”,实则是一个脑力激荡的智囊团,酝酿着夺取天下的力量。当唐太宗最终君临天下,他将文学馆改作了弘文馆,聚书20万卷,既为国家藏书之所,亦为皇帝招纳文学之士之地。正因为弘文馆在唐太宗心中的位置非比寻常,所以当上官仪成为大唐弘文馆的一员时,心中的激动可想而知,他调动起自己所有的才情,将它们融入每一首宫廷盛宴的应制奉和之作,渗进每一道诏谕的字里行间之中,彼时,成为血人的父兄的影像还经常构成上官仪的梦魇,但他相信,走出动荡的隋末阴霾,走出清冷的丛林古刹,他的才能,在河晏风清的大唐王朝将得到最酣畅淋漓的发挥!

上官仪:荣辱皆因文字(一)

烟生遥岸隐,月落半崖阴。连山惊鸟乱,隔岫断猿吟。——李世民《辽东山夜临秋》

这首《辽东山夜临秋》,是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十九年所作,当时这位马上皇帝已经将他的“文治”做成了治世的标杆,他更需要用“武功”展示他的帝王威仪,就在这一年,他亲率大军征讨高句丽,并于九月的金秋班师回朝,这首诗正是在回京途中信笔写就。而翻开《全唐诗》,我们便会发现,紧步唐太宗的韵脚,上官仪献上了一首奉和之作。

殿帐清炎气,辇道含秋阴。凄风移汉筑,流水入虞琴。云飞送断雁,月上净疏林。滴沥露枝响,空濛烟壑深。——上官仪《奉和山夜临秋》

上官仪:荣辱皆因文字(一)

这两首诗放在一起看,我们便会发现,唐太宗是在极力效法六朝以来以光影色构成诗境的笔法,气象宏阔,但远臻醇熟,而上官仪的这首奉和之作,虽气魄不足,但大量意象的叠加却浑融一体,不仅没有堆砌之感,反而通过汉高祖击筑歌《大风》(凄风移汉筑)和虞舜操琴奏《南风》(流水入虞琴)这个有为之君的典故,歌颂了唐太宗的赫赫武功。有这样的御用文人在侧,皇帝自然心情大好,他重赏了上官仪,不久又对其委以重任,让他和宰相房玄龄、褚遂良等人一起编撰《晋书》。贞观二十二年(648),当《晋书》修成,上官仪的身份地位再次跃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起居郎,这个职务是负责“录天子言动法度,以修记事之史”的,虽然从官阶上看仅是从六品上,但地位十分重要,再加上有为太宗“视草”的特权,俨然已是皇帝身边的近臣。凭借出类拔萃的文学才能,优游于贞观年间的宫廷诗坛,上官仪开始一步步向着政治与权力的核心靠近。

本头条号"唐诗宋词有风云”已签约维权骑士,严禁盗用,违者必究;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Tags:上官仪   唐太宗   晋书   扬州   隋朝   唐朝   隋炀帝   房玄龄   刘邦   全唐诗   文学   河南   舜帝   宇文化及   虞世基   十八学士   虞世南   杜如晦   京杭大运河   二十二   大业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